當前位置:『 資訊文摘 』->文章正文

人造食品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那把鑰匙嗎?

2019年01月18日  轉載自:智能相對論
內容摘要:人造肉來了,有人認為人造肉可以規(guī)避食品安全的風險,可是它帶來的未知風險呢?今年下半年,遠在美國的“肉食動物們”吃肉吃得一點也不安心,8月至11月間美國集體爆發(fā)了沙門氏菌感染癥,截止到12月初已經有250人左右...
熱門精品廚藝教程推薦:
鹵肉卷餅技術   正宗肉夾饃技術   黃金土豆餅   老濟南把子肉   正宗原汁燉牛肉   涼皮商用教程   果香雞柳棒   正宗麻椒雞商用技術   廚師寶典   夜市新寵芝士黃金薯   網紅臭豆腐技術   驢肉火燒技術   柳州螺螄粉配方   蟹黃鍋巴雞技術   秘方排骨米飯   正宗臺灣鹵肉飯   可真正商用的包子技術   正宗新疆椒麻雞   醬香米線   鍋巴土豆   香辣肉醬面/米線   臺灣牛肉面   單縣羊肉湯   襄陽牛肉面   楊國富麻辣燙   秘制紅燒肉   麻辣串炸串   青一色特色菜   酸辣粉技術   黃燜雞米飯   千里香餛飩   棗莊辣子雞   重慶麻辣魚   牛雜湯   淮南牛肉湯   麻辣香鍋   過橋米線/砂鍋米線土豆粉   安徽牛肉板面   ...更多

人造肉來了,有人認為人造肉可以規(guī)避食品安全的風險,可是它帶來的未知風險呢?

今年下半年,遠在美國的“肉食動物們”吃肉吃得一點也不安心,8月至11月間美國集體爆發(fā)了沙門氏菌感染癥,截止到12月初已經有250人左右患病,很多患者都是因為食用了全美最大的鮮牛肉加工商JBS USA的產品。

在10月份,JBS已經對旗下可能感染沙門氏菌的產品進行召回了690萬磅,到12月4日JBS又召回了510萬磅碎牛肉,總量合計1200多萬磅(約5488噸)。

不光是美國,今年德國的也發(fā)生過多起大規(guī)模沙門氏菌感染雞蛋的事件,12月5日又一德國雞蛋生產企業(yè)在多個州召回售出的受沙門氏菌污染的雞蛋。

被西方國家常常用來擠兌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原來他們自己也沒解決好啊。

人造食品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那把鑰匙嗎?  

提起“人造食品”四個字,大家第一反應想到的會是什么?“人造雞蛋”、“人造海帶”、“人造辣條”反正就是不能吃的“假”食品,帶來的也往往都是各種食品安全問題,那現在用“人造食品”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是不是十分別扭?

目前“人造食品”其實已經有了新的界定,之前想到的那些“人造食品”都是屬于“假·人造食品”,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可以食用的“真·人造食品”,甚至還包括了各種肉類和雞蛋。

對“人造食品”的追溯可以到很早以前,像我們常吃的果凍、蟹肉棒其實都可以算成是“人造食品”,以“人造肉”為例,在最開始是使用植物蛋白模擬肉,主要是從大豆中提取蛋白質,經過“紡織化”處理,將原來的球狀蛋白變成肉的纖維狀,使食物口感接近肉,被稱之為“植物肉”。

而在2013年,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教授馬克·波斯特研制出了一種“試管牛肉”。首先從牛的肌肉組織中分離干細胞,并放入營養(yǎng)液中,3周后細胞數目超過100萬個。接著再把它們放入數個小型容器中,細胞合成大約1厘米長、幾毫米厚的“肉絲”。最后大約3000條薄薄的“肉絲”冷凍起來就能組成一塊正常大小的“肉餅”,而這種“人造肉”則是貨真價實的“肉”了。

對于第二種“人造肉”,因為是需要在無菌環(huán)境下進行培養(yǎng),故而從根本上杜絕了瘋牛病、口蹄疫、沙門氏菌之類的食物傳播疾病。

像今年在德國爆發(fā)的雞蛋受感染事件,其實用“人造雞蛋”也能解決這一問題,在2013年的美國漢普頓·克里克公司研發(fā)的一種可以替代雞蛋的人造食材在全美各大超市上架出售。這種被稱為“超越”了雞蛋的“人造雞蛋”一經出現,便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當然他的并不是“人造肉”一樣是實實在在的肉,所以并非像雞蛋一樣,由一顆顆蛋殼包裹,而是以液體方式裝在瓶子中銷售。

這種由植物做成的“人造雞蛋”,在口感上與傳統(tǒng)雞蛋基本一模一樣,但因為是植物制成,所以它也免去了受到類似禽流感、沙門氏菌等疾病、細菌感染的風險。

在《科學美國人》評選出2018十大新興技術,其中就有“人造肉”這項技術,如果未來真的不管是肉類食品,還是其他食品,例如一些保存周期較短容易變質生菌的食品,都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人造”的方式產生,食品安全不說百分百杜絕,但絕對能夠得到比較大的改善。

人造食品為何會受到大資本的青睞  

“人造食品”在幾年前,就成為了資本圈里的“香餑餑”,全球很多資本大佬,對于在“人造食品”特別是“人造肉”領域的投資十分看好。

在2013年,當比爾蓋茨嘗過了 Beyond Meat 公司推出的一款無肉雞肉卷之后,就決定對其進行投資。Beyond Meat 是一家生產“植物肉”的公司,2016年開始,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就已經在全美國的全食超市和西海岸 30 家餐廳以及耶魯的飯?zhí)美锍鍪郛a品了。根據其官網數據,他們的人造肉漢堡已經售出了數千萬份。其他的投資人還有著名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Twitch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比茲·斯通等。

還有像我們熟悉的李嘉誠,也對“人造肉”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2014年,李嘉誠通過其投資公司Horizons Ventures向位于紐約布魯克林的人造肉初創(chuàng)公司Modern Meadow注資1000萬美金,用于人造肉的加速研發(fā)及規(guī)模的擴大。

除了植物肉,在“真·人造肉”領域,資本青睞也很大,像Memphis Meats公司,在2017年得到了來自比爾·蓋茨、Richard Branson、Twitch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Kyle Vogt,以及伊隆·馬斯克的兄弟Kimbal Musk等一群富豪或公司的關注,總共獲得融資2200萬美元。

是什么樣的魅力使得“人造肉”如此受資本歡迎呢?除了像上文有提到過的“人造食品”可能會避免一些食品安全問題外。

首先,相比傳統(tǒng)的畜牧業(yè),“人造肉”更加環(huán)保。從1960年開始,牲畜數量已翻了幾番,目前已超過了600億頭;全球1/4的土地現在用于放牧,1/3的可耕地被用于生產飼料;1/5的亞馬遜雨林已被毀,主要用于牲畜和飼料生產。

世界上20%左右的人造溫室氣體排放量是由畜牧業(yè)產生,已經遠遠超過了全球交通運輸(包括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的排放。

歐盟甚至在《氣候變化——2050:今天決定未來》的決議中,警告畜牧業(yè)的溫室氣體排放,并敦促減少肉食的消費。

其次,有助解決全球食品短缺問題。上文有提到的美國漢普頓·克里克公司研發(fā)了“人造雞蛋”,初衷是因為其創(chuàng)始人喬!ぬ┨乩锟嗽诜侵迏⒓右粋減貧項目時,目睹了那里食物短缺的嚴重性,才萌生了要制作“人造雞蛋”的想法。

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一份報告顯示,如果全球人口增長狀況一直保持目前的速度,而食品生產力和飲食偏好不發(fā)生任何改變,那么到2050年前人類將遭遇嚴重的食品短缺。

最后,也是最直接的問題,“人造肉”的出現,解決了對動物屠宰的需求。像在中國,每年生豬屠宰量大約在6億頭以上,還有牛、羊、雞等,每年屠宰的牲畜以十億記。

不只是屠宰,在養(yǎng)殖方面,對于牲畜而言也顯得十分“殘忍”,自1960年以來美國、英國等工業(yè)化國家開始工廠化養(yǎng)殖動物。在美國,有超過95%的肉類是來自工廠化農場,而那里的環(huán)境,并不適合動物生長。

一般散養(yǎng)家雞的正常壽命為3-5年,但是養(yǎng)殖場的肉雞只能活35-49天。在如此短暫的生命周期里,它們必須長到大約2公斤,這是任何有機體都難以承受的殘酷的快速生長。

也正是這些原因,使得畜牧業(yè)長期受到素食主義者們的抗議和威脅!叭嗽烊狻比羰悄芙鉀Q這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受到資本青睞也就理所當然了。

人造食品在中國商業(yè)化跨不過的一道坎:消費者的興趣  

我們知道像“植物肉”、“人造雞蛋”等商品已經在美國市場實現了商業(yè)化,但像是使用動物肌肉組織培育的“真·人造肉”還并沒有登上消費者的餐桌。

價格高昂是其阻礙之一,像上文有提到的在2013年,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教授馬克·波斯特研制出了一種“試管牛肉”,但成本高達200多萬元人民幣,也有專家表示,這類人造肉現階段價格高是由于技術不成熟,沒有形生產規(guī)模,可能10年左右的時間,人造肉將會和普通肉價格持平,甚至價格比普通肉會更低。

還有原因是像營養(yǎng)價值達不到被代替物的程度,比如“人造雞蛋”,雖然其在口感,價格上都跟真雞蛋基本一樣,但營養(yǎng)成分沒有真雞蛋那么高,“人造雞蛋”無法100%復制天然雞蛋。

但這些在智能相對論佘凱文看來還都只是小問題,關鍵問題時在于消費者買不買單。

中國的消費市場與美國又有很大的差別,在“真·人造肉”面世之后,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歐美民眾的接受程度會遠大于國內,特別是在一些明星、企業(yè)家的帶動之后。

雖然“人造肉”在技術與“轉基因”食品有本質區(qū)別,但我覺得目前國內市場在看待“人造肉”和“轉基因”食品的眼光是一樣的。

“轉基因”食品的優(yōu)劣我們現階段無法評估,在美國轉基因食品未被強制要求貼標,民眾的接受程度也遠高于國內。但在國內對于“轉基因”的反對的聲音基本占到了8成,即便一些專家學者、甚至是100多位若貝爾獎得主,他們之中大部分都是自然科學獎獲得者,還有很多物理及醫(yī)療獎獲得者出來支持“轉基因”但依然未能取得效果。

上個月,有“中國諾獎”之稱的2018年度未來科學大獎頒獎,三位著名的作物育種專家李家洋教授、袁隆平教授和張啟發(fā)教授榮膺“生命科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系統(tǒng)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狀的分子機制和采用新技術選育高產優(yōu)質水稻新品種中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

而不可思議的是很多網友們卻惡言相向,稱他們?yōu)椤稗D基因三丑”,更有甚者稱他們是“滅絕人性的罪犯”等等。

對于自己不熟悉的陌生的東西感到恐懼可以理解,但是過度恐懼卻也沒有必要。所以,以“轉基因”食品為例可以預見“人造肉”未來在國內市場也絕不會一帆風順。

參考文獻:

1、《“人造肉”將被端上餐桌,你會吃嗎?》—王陽

2、《2018十大新興技術》

------------------------------

本文轉載自:智能相對論

熱門精品廚藝教程推薦:
鹵肉卷餅技術   正宗肉夾饃技術   黃金土豆餅   老濟南把子肉   正宗原汁燉牛肉   涼皮商用教程   果香雞柳棒   正宗麻椒雞商用技術   廚師寶典   夜市新寵芝士黃金薯   網紅臭豆腐技術   驢肉火燒技術   柳州螺螄粉配方   蟹黃鍋巴雞技術   秘方排骨米飯   正宗臺灣鹵肉飯   可真正商用的包子技術   正宗新疆椒麻雞   醬香米線   鍋巴土豆   香辣肉醬面/米線   臺灣牛肉面   單縣羊肉湯   襄陽牛肉面   楊國富麻辣燙   秘制紅燒肉   麻辣串炸串   青一色特色菜   酸辣粉技術   黃燜雞米飯   千里香餛飩   棗莊辣子雞   重慶麻辣魚   牛雜湯   淮南牛肉湯   麻辣香鍋   過橋米線/砂鍋米線土豆粉   安徽牛肉板面   ...更多

轉載該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轉載或涉及版權、內容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以便可以立即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

金牌教程推薦

聯(lián)系
我們

手機
訪問

手機掃描二維碼

收藏
網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