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廚藝資料
以下列出的資料類別為:廚藝資料 排序方式:普通資料優(yōu)先
-
肉絲帶底是河南廚師之鄉(xiāng)——長垣的一道傳統(tǒng)菜,在鄭州裕豐源餐廳仍然是熱銷涼菜的頭名狀元。此菜有三大亮點:涼菜熱吃,寬粉降溫至40℃時加汁拌勻,蓋上炒好的肉絲,溫熱適口;一菜三味,料汁突出蒜香、芥辣,...
-
在交通還不發(fā)達的古代,陜西等地的大廚若想用海鮮作食材,只能用“干貨”。因此,他們對干魷魚的發(fā)制頗有心得,或生發(fā),或熟發(fā),再改刀成絲或片,快速汆水后烹制,香氣濃郁的同時,也保持了鮮味。此菜用“煸”“...
-
生煨魷魚是陜西三原縣的傳統(tǒng)名菜,至今已經(jīng)有五六百年的歷史,雖然制作方法是煨,但選用的卻是生發(fā)魷魚。此菜既考驗刀工又注重火候:改刀時要將魷魚切成火柴棍般粗細的絲,且越長越好;為了使魷魚在入味充足的同...
-
此菜是前人敬業(yè)和節(jié)約精神的典型代表,用的都是食材的邊角料,葷素混搭后加五香粉等料補足滋味,網(wǎng)油裹起定型,先蒸后炸,香氣濃郁。肥肉、瘦肉各250克,馬蹄300克,大蔥300克,冬瓜100克,芝麻20...
-
豬網(wǎng)油在傳統(tǒng)潮州菜中,經(jīng)常被當作配料包裹在食材外部以起定型作用,在油炸或蒸制后,它會遇熱融化,不僅能為菜品提香,還能使成菜入口更加潤滑。此菜在鮮豬肝內(nèi)加入肥膘肉,一是可以使口感順滑,二是能去掉豬肝...
-
早年的孔府廚師將尼山湖(即孔子所出生的尼山旁邊的一片湖泊)所產(chǎn)的野生蝦剝成鳳尾狀,串到牙簽上,掛糊油炸,肉白尾紅,擺起來好似一朵菊花,優(yōu)美典雅。1、尼山湖蝦或微山湖蝦300克去頭,剝掉蝦身處的外殼...
-
羅漢肚是魯菜中的一道傳統(tǒng)代表性涼菜,其大致做法是在豬肚內(nèi)塞入大量調(diào)味的肉皮和肉粒,煮熟后壓結(jié)實,寓意“大肚能容天下之事”,所以得名。此菜制作手法講究,壓制時需用130斤以上的重物,做好的羅漢肚片結(jié)...
-
糖粘羊尾是一道傳統(tǒng)川菜,以肥肉為主料,拖蛋粉糊炸熟后裹糖食用,口感酥脆香甜,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頗受歡迎,是當時宴席上常見的菜品。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改善,這道菜品也因為過于油膩而被淘汰出局。如今潘傳義...
-
這是一道傳統(tǒng)川菜,選用干魷魚為原料,經(jīng)水發(fā)、拉油、燒制三步成菜,顏色紅亮誘人,口感韌中帶脆。拉油就是稍微過油迅速撈出,滑油指冷鍋冷油如牛肉直接放進油里放入小火慢慢加熱拿筷子慢慢滑熟馬上撈出(如變色...
-
給大家分享這些大廚們的烹飪技巧,十分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金錢肚壓制時,加泰國香米(苗偉)金錢肚帶有很濃的異味,所以初加工時,我們會將其清洗干凈,放入高壓鍋內(nèi),倒入清水(沒過表面)和泰國香米(5千克...
-
特點:色澤紅亮,口味香辣回甜。創(chuàng)意:口味新穎是這道菜的亮點,在香辣的同時配以番茄的酸甜,不僅可以使風味更加完美,還可以起到解膩的作用。菜品提供:郭國泰:中餐國際烹調(diào)師,曾任廈門珍濱海鮮大酒樓明檔主...
-
此菜以大黃魚制作而成,是湖北地區(qū)的名肴。色澤鮮艷,酸甜美味,松軟適口。做法一原料:大黃魚1尾(1000克,凈魚肉600克),水發(fā)海參50克,鮮蝦仁50克,冬筍30克,青豌豆20克,瘦火腿20克,雞...
-
肉燕皮是福州著名的傳統(tǒng)食品,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淀粉等輔料精制而成,形似紙狀,潔白光滑細潤,散發(fā)出肉香,食時頗有燕窩風味,非常爽口,故被譽為肉燕皮。主料:精肉50千克,薯粉50千克。...
-
材料:豬肥膘肉,豬肉湯,濕淀粉25克、精鹽,醬油,蔥花,味精,胡椒粉、雞蛋、姜末、植物油制作:1、豬肉去皮洗;爭,切成2厘米的方塊,用清水浸泡10分鐘取出瀝干,盛于碗內(nèi),加精鹽,味精2克,姜末、淀...
-
菜肴上桌,食客首先是看見菜的顏色和造型,然后才是聞到香味,最后才嘗到味道。所以色澤是我們對菜肴的第一感官。沒有精心的考量和搭配的菜肴,往往是一桌醬油的顏色,顯得十分難看,也不能勾起食欲。令人吃得興...